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零三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没有 (第4/4页)
连中三元。 姚夔现在领礼部右侍郎,巡抚贵州,主持云贵改土归流和官吏升降。 而姚龙自景泰五年起任江西左布政已经有三年之久。 朱祁玉靠在软篾藤椅上,看着手中的奏疏说道:“这姚龙历年考评皆为甲上,连宁阳侯陈懋都称其贤。” 姚龙到任江西左布政之前,是景泰元年至景泰五年的福建右布政。 当时宁阳侯陈懋刚刚平定了邓茂七民乱,对福建地方行农庄法。 而姚龙在景泰元年受命至福建,和陈懋配合行事,将战后的福建,打理的井井有条。 而在江西地方,姚龙亦素有贤名,历次考成法考成,皆为甲上。 朱祁玉看着手中的奏疏,嘴角玩味的笑容越来越重,他笑着说道:“朕记得姚龙和姚夔两兄弟,可是桐庐姚氏的大宗,在桐庐县,有一万七千顷地,快抵得上襄王府了,姚氏家主叫什么来着,姚惟德对吧。” 兴安拿出了一个大部头的备忘录,仔细翻找了一下说道:“姚惟德,字建和,号学山,又号贤二处士,行辈二十五,学山书院的山长,也是姚龙的父亲,他们家有田一万七千顷。” “姚惟德的胞弟弟叫姚惟善,是姚夔的父亲。” “六月初,姚惟德和姚惟善二人,将良田纳入了农庄法,桐庐县令唐子昌专门上奏说:姚氏满门忠贞,荣禄学宾,以文行知名,好话说了一箩筐。” 姚氏半桐庐,想在桐庐推广农庄法。 没有姚氏点头,那能办的下去吗? 能是能,但是办的就不是现在这么温和了。 姚氏两山柱姚龙和姚夔,在朝中为官,姚龙坐到了左布政,地方官从二品,可称方伯。 方伯在周礼曰千里之外设方伯。 方伯这个官职,就是周天子在所分封的诸侯国中,委任王室功臣、懿亲为诸侯之长,代表王室镇抚一方的。 大明民间对左布政尊称为方伯。 姚夔更是京官正三品的礼部右侍郎,再进一步,就是大明的师爷了。 为了两个孩子的仕途,桐庐县令唐子昌上门的时候,姚惟德和姚惟善一商量,一狠心,就把手中的良田纳入了朝廷的农庄法。 不准备跑路的大明缙绅们,也逐渐摸索出了一些皇帝的性格来。 大明皇帝第一次和你谈的时候,那是条件最丰厚的一次。 若是不配合,那第二次再商量的时候,条件就会变得极为苛刻。 第三次? 没有第三次。 桐庐姚氏这一万七千顷田,每岁除给佃户外可得粮约一百万石,江南米贱,一石三钱银,不过三十万银币。 朱祁玉给了姚氏每年二十张勘合船证,这二十张勘合船证,可以让二十条千料三桅大船出海,即便是姚氏在松江府售卖船证,也回本了,还有的赚。 若是姚氏肯出海去,那赚多赚少,就看姚氏的命了。 姚惟德和姚惟善收到勘合船证的时候,人都有些蒙了,似乎、好像、也许陛下和传闻之中的形象不太一样? 他们还以为陛下要明抢呢。 姚龙作为江西左布政,桐庐姚氏作为闻名遐迩的投献皇帝的缙绅,姚龙犯得着侵占青山镇那三十三顷田吗? “这个姚龙,怕不是在自己告自己啊。”朱祁玉敲着桌子说道:“这青山镇二十三户百姓的路引都是他亲自办的啊。” “有意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