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六章 殿下,这可不兴看啊! (第2/4页)
分封、客卿、察举、九品正制、科举、恩荫等等,在大明以并行,以科举为主。 朱瞻墡批复了那本请谥号的奏疏,嗤笑的说道:“在孤看来,不用那么复杂,完全可以看作是两种选官制。” “一种是世袭罔替,比如眼下的宗亲、勋贵。第二种就是官选官,无论什么名字,其实都是以官选官而已。” “甚至只看作一种选官制,那就是世袭。” 罗炳忠闻言一愣,刚想顺嘴说一句高明,忽然反应过来自己家殿下在说什么,颇为惊恐的说道:“殿下啊,这可不兴看啊!” 察举、九品中正、科举、恩荫,变着花样的官选官,那官员选出的官员可不就沆瀣一气吗? “有什么不兴看的?”朱瞻墡没好气的将手中的奏疏拍在桌子上,嗤笑的说道:“孤一个世袭至德亲王,怕他们一群官选官?” “你看啊!” 罗炳忠连连摇头说道:“我不看!” “孤让你看!”朱瞻墡气呼呼的说道:“孤让你看,你就得看!” “第一种世袭,第二种官选官。”朱瞻墡伸出了两根手指头,渐渐的合并到了一起说道:“你看,无论是何种的官选官,最终都会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演变成第一种的世袭。” 罗炳忠满是迷茫的说道:“这官选官怎么变成世袭?” “你看这察举制,察举来察举去,是不是察举的自家亲戚?两汉外戚之害,触目惊心。” “你看这九品中正制,中正了几百年,最后把世家大族发扬光大,选官的权力,是不是牢牢的掌控在他们世家大族的手中?这是不是世袭?” “到了科举制就开始大谈恩荫。” “苏东坡倒是没有说两宋如何,两宋官制,连胡尚书研究起来都是迷迷湖湖,两宋有三冗两积,其中之一就是冗官,两宋官员恩荫占七成,他不冗官才怪!” 罗炳忠低声说道:“殿下,有没有可能,臣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胡尚书能研究明白两宋官制,只是懒得讲,装湖涂?” 胡尚书可是很擅长装湖涂的,这一点天下皆知,搞明白两宋官制已经是个大难题了,再讲明白,胡尚书几近八十岁的高龄,怕是嘴皮子要磨破了。 “抬杠是吧?”朱瞻墡怒目圆瞪! 罗炳忠赶忙说道:“没有,臣不敢,殿下继续说。” 朱瞻墡想了想说道:“孤刚才说到哪了?哦,对,两宋官选官的世袭化说完了。” “到了咱们大明,恩荫减少,但是不还是一样吗?” “各种私塾、书院、家学,琳琅满目,前几天贡院三条街,孤也是大开眼界,就在京师这首善之地,天子脚下啊!” “寒门子弟,只能寒窗苦读,哪有提前看到考题的可能?或者买通提学官,科场舞弊的人脉、物力、财力?” “诶,势要豪右、巨商富贾子弟,就可以提前看到,并且还有专人代笔,只需要死记硬背,就能中举,或者干脆科场舞弊。” “读书人的抄能叫抄吗?” 朱瞻墡把两根手指再次合在了一起,他目光炯炯的盯着那两根手指,出神的说道:“你看,官选官到世袭,是不是存在着一条由此达彼的桥梁?这也是历朝历代的吏治败坏的根源之一啊。” 罗炳忠真的听懂了,心悦诚服的说道:“殿下高明!” 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事,朱瞻墡真的不算差,而且殿下说的很有道理。 一切的官选官,最终的目的都是走向了世袭。 彼此之间的确有无形的桥梁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异地为官,三同回避,虽然可以反腐,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啊。”朱瞻墡无奈的说道。 罗炳忠犹豫了下说道:“那依殿下看,这官选官是吏治败坏的根本,那怎么才能根治呢?” “民选官吗?” 朱瞻墡一愣,勐的摇头说道:“罗长史,你可真幽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