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三章 廪盈法 (第2/3页)
但是朱瞻墡的廪盈仓,可不仅仅是平抑粮价,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农那么简单。 朱瞻墡提出朝廷必须把持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经营进行组织、协调、管理,这个比例至少要占全部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的三成及以上。 否则大明无论做什么都会被掣肘。 朱瞻墡在奏疏中,举了一个例子,那就是桐油,桐油是造船的重要物料,若非云贵的开发,让桐油有了产地,大明要造船,没有桐油怎么造呢? 朱瞻墡已经深入实践,开始依托于四勇团营建立的乡、里、甲三级的乡野基层组织,初步实现了覆盖县、乡、里的廪盈仓组织架构。 朱瞻墡获得了云贵重要产物如滇铜、煤炭、桐油、三七金不换等物,入云贵的笔墨纸砚、盐铁、棉麻等物定价的主动权,在不影响商人的积极性下,积极为朝廷创收,为百姓谋福。 若非朱瞻墡这襄王的身份,以及他将七成的收益分给了百姓,朱祁钰还以为朱瞻墡是“大善人”呢。 “把廪盈法给于少保、金尚书他们看看,商议一下,吸收云贵的经验,组织内地的廪盈法。” “这一次云贵走在了前面,内地反而走在了后面。”朱祁钰对朱瞻墡在云贵的工作,已经不是满意可以形容了,他颇为惊喜。 兴安低声说道:“陛下,北宋时候,对盐铁酒茶矾等物官办专营。” “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候,出现了一斤煤炭两百文钱现象。宋高宗的时候,甚至让一斤粪,卖到了六文钱。” 在兴安看来,朱瞻墡的廪盈法,几乎和北宋的官办专营相同,一斤煤大明也就五文钱到六文钱,宋徽宗卖两百文,宋高宗卖一斤粪都六文钱,这不是典型的朘剥害民吗? 朱祁钰看着兴安满脸的疑惑和担忧,笑着说道:“是的,李贤曾经也有这样的疑问。” “朕当时就问他,朕的官冶所日后跟大宋的官办专营一个模样,那朕办这个官冶所意义何在?” “现在咱们的襄王殿下,通过实践,得出了一个关键的数字,三成。” 有一些东西,朝廷必然是要垄断的,比如火器钢羽、特种钢料、军备楯车、军马等等,但是一些民生的东西,还是不要彻底垄断的好,又不是战事。 这其中就涉及到了一个度的问题,而朱瞻墡通过实践得到了三成的比例,这是个约数,也是个变数,在灾荒之年,米粱朝廷至少要占据五成,否则根本不可能起到作用。 这也是度数旁通之后,出现的一种数字性的叙事结构。 “臣没什么疑问了。”兴安认真的看了看奏疏,俯首说道。 “那襄王这本奏疏,是不是可以作为邸报的头版头条呢?”兴安有些犹豫的问道。 朱祁钰想了想说道:“当然可以。”谷 兴安面色为难的说道:“可是陛下刚写了一篇社论,就是那个做奴隶而不得,和坐稳奴隶…” “还是把那篇《灯下笔谈》作为邸报头条吧,把襄王的这篇奏疏放在次版便是。”朱祁钰做出了决定。 襄王朱瞻墡的奏疏,是制度向的改良,而朱祁钰的是一篇社会思考性的社论。 朱瞻墡的奏疏固然重要,但那主要是朝廷制度构建上的事儿。 邸报则是一种导向性的文件,所以朱祁钰还是决定把《灯下笔谈》,做奴隶而不得,和坐稳奴隶对导向性更加重要。 但求各级官吏们,能把百姓当做是牛马去使唤。 会试已经结束,几人欢喜几人愁,没中进士的举人其实也可以做官,只是前途有些灰暗。 殿试在波澜不惊中,有序进行着,景泰五年的殿试,比景泰二年的殿试,又多了一个《管子》。 管子的篇幅真的很长,即便是不求甚解的囫囵吞枣,看完也要月余时间。 但管子妙就妙在,它不是算学。 从广义上来说,甚至可以把管学纳入儒学的范围之内,理解起来并不算困难。 殿试之上,进士们龙飞凤舞,写的头头是道。 这些准进士们,写的颇有些道理,比殿试的算学考的要好太多太多了。 殿试的算学卷子,最少也是中考水平了,各种低分。 百分制下,四百名进士平均分居然不到六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