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二章 讲义堂扩招 (第1/3页)
“不要如此惊慌。”朱祁钰示意缇骑稳住身形。 他拿过那封军报,看了许久。 四川镇雄府发生了民变,这次的民变是一个叫做黄龙和韦保的人牵头。 黄龙是汉人,韦保是苗人,总计十多万的苗民,七千兵士,攻占了遵义府的两座营堡,一个叫西坪寨,一个叫黄滩寨。 这次民变的发生的基础,自然是那一钱八分银的戥头,这戥头一年要收五钱的银子,蜀中少银,这五钱银子就是索命钱。 爆发民变的直接原因是四川镇雄府的一些收税队,捞过界了。 播州杨氏的海龙屯关堡被夷为平地后,设立了遵义府,遵义府归了四川管辖,在刚刚划界之后,遵义府按制免税赋一年,让百姓安定下来,是当时朝廷的当务之急。 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四川镇雄府的书吏们,纠集了上百人的“收税队”,如同下乡扫荡一样,跑到遵义府收税去了。 往常这些收税队,可不敢捞过界,因为别人的地界上也有地头蛇,但是遵义府新设,还没有形成收税队,所以这些收税队就大摇大摆的捞过界了。 这就出事了。 百姓们人都傻了,他们拿着皇帝的俗字圣旨,开始武装抗税,这一轮的抗税收税队赢了,但是百姓们活不下去了,最终攻陷了遵义府的西坪寨和黄滩寨。 这两座营堡被攻破之后,四川地方的民意汹汹,一时间反抗戥头,反对摊派的风力,开始遍及四川各地。 根本原因,还是吏治昏暗,贪腐成风,百姓不堪重负,为了活命。 今年夏秋两税要是依旧搞戥头那种把戏,怕是一场遍布整个四川的捅破天的大祸,就会出现。 吏治昏暗、贪腐成风、上下勾结袒护,沆瀣一气,这能怪到朱祁钰的头上吗? 朱祁钰自登基以来,对吏治二字,从最开始申斥都察院开始,官邸法、京察、九十五条的《宪纲事类》、大计、考成法甚至酿成了遍布数省的造反。 朱祁钰对吏治还不够上心吗?手段齐出,多管齐下,可这吏治依旧未有清明之相。 这是沉疴旧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天日昭昭融化寒冰,也不是一日之功。 吏治在稳步的推进之中,可是在这推动的过程中,还是除了一些朱祁钰不愿意看到的事儿。 朱祁钰看着手中的军报有些眩晕。 地方的处置还算得当,两座被攻占的营堡已经被层层包围,正在有序平定之中。 可能朱祁钰收到这封军报的时候,民变已经彻底平定了,毕竟路途遥远,即使办了加急,也要九十天的时间。 可是平定之后呢? 不妥善处置,四川那如同炸药桶的局势,将会被彻底点燃。 这戥头实在是太狠了,一钱八分,最后累加到五钱! 朱祁钰握着手中的军报思考了良久说道:“下旨安抚下地方百姓,首恶械押京师查补。” “这十万附逆苗民,劝其安业,若有复叛,严惩不贷。” 对于四川民变,朱祁钰的处理方式和福建的处理方式是相同的。 首恶肯定要处置,而且这些首恶之人,可不见得是什么好人,多数都是蛊惑乡里百姓的野心家。 这样的人,可不是少数。 福建民变,分为了叶宗留和邓茂七。 叶宗留是为了福建的银矿和官军起了冲突,而邓茂七则是官逼民反,具体的情况还需要具体分析。 兴安俯首说道:“臣领旨。” 朱祁钰回到了讲武堂,又拿出了那份军报,忽然想起了鲁迅先生的话: 「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 「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 「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不仅是东方这片土地的悲剧,似乎同样是世界的悲剧。 芸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