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 (第2/3页)
浪费民力吗?” 朱祁钰看着李宾言没有多说话,群臣都看着李宾言,场面一度十分的安静,李宾言比较尴尬的摸了摸脑袋。 他不太清楚自己这个问题,为什么大家都不回答。 其实问题并不难解答,因为李宾言的想法非常的朴素,和朱元璋的疑问是一样的。 国朝初期,洪武初年,朱元璋也有这种想法,叫做逋赋。 既然地方的钱粮还要派到地方去,那为何不直接留在地方,到时候写给条子,报备朝廷不就好了吗? 后来在胡惟庸大案之后,朱元璋意识到了为何历朝历代,朝廷为何都将绝大多数的钱粮,收到朝堂来,一少部分放在地方了。 你放在地方,地方抓着钱粮,就要跟你朝堂背道相驰了。 其实就是地税与国税之争。 并没有人愿意在文华殿内,给李宾言解惑,这不是当着陛下的面儿,说大明列祖列宗的坏话吗? 朱祁钰拍了拍手说道:“即便是折色,现在的规模,已经很大了,四百万石米粱,折价百万银两入京,已经极多了,暂时不宜扩大。” “朕令工部、户部、兵仗局太监,督办御制银币一事,百姓有银,可到宝源局,换取银币。” 宝源局是大明发行铜板的地方,但是早已经糜烂不堪,人浮于事,几天还不开一次炉,大明铸币的权力,早就被僭越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至少永乐年间,还有大量的永乐通宝, 讲武堂提督内臣,兵仗局太监李永昌,立刻说道:“陛下火耗三成,应当归内帑所有。” 这里的火耗,指的是收上来的银子,铸造成银币之后的损耗。 朱祁钰的银币里只有七成为银,剩下的三成,都算作是火耗。 朱祁钰这一手,打算搞火耗归公的翻版,求的就是公平。 这笔银子,就是铸币的利润。 兴安一脸疑惑,这和原来说的不太一样。 户部尚书金濂立刻不乐意了,站起来说道:“陛下,这太仓银铸钱,这火耗三成是不是太多了?” “地方折色的火耗,也不过一成半到两成,兵仗局,这一张口就是,三成!” 朱祁钰摇头对着李永昌说道:“你看,三成火耗,外廷还不乐意。” 金濂立刻摇头说道:“陛下这是国帑啊,收上来的太仓银,可都是金花银,可不是杂色银,这兵仗局一张口,就是三成,不行!实在是太多了。” 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太监一共有五位,立刻开始了和户部尚书、侍郎、给事中的唇枪舌战,吵得热火朝天。 朱祁钰作壁上观,也不吭声,等待他们吵架。 文华殿廷议,就是吵架的地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吵得热火朝天,若非纠仪官在旁边站着,怕是要蹬鼻子上脸了,踩着桌子指着对方鼻子骂了。 这可是涉及到了三十万两银子去向的大事。 三十万两银子,可以买六千颗瓦剌的人头了,一个宣府之战打完才打了不到三十万两银子! 吵吵闹闹了许久,终于安静了下来,金濂吵不过司礼监的太监们。 这群人伶牙俐齿,阴阳怪气,句句奔着要害。 比如成敬就扣了一顶谋反的帽子出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银子是陛下的银子,乃是户部代管,陛下还只要了火耗,没全都要呢! 比如李永昌直接扣了一顶贪赃国帑的帽子出去,这太仓银是大明的银子,这铸币之后,这火耗不冲内帑难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