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五十四章 况同学见招拆招 (第1/2页)
孟梵君精于《易》《孟子》《春秋》,尤其在《春秋》上造诣颇深,在知识阶层有孟春秋之美名。当然,并不是说孟梵君只精通这三部经典不懂其他,而是说着三部经典实在太重要了,通了这三部,其他的就容易了。况且跟随孟梵君学习,主要就是学习这三部经典。 况且跟随陈慕沙,并没系统学习到多少东西,主要是学会了一些方法。陈慕沙可能是认为他年纪还小,不想他过早步入理学殿堂,毕竟理学更多的是要求入定中悟,而不是书本上的条条框框。一个人没事就打坐入定,一年中有大半年都在入定状态,这在陈慕沙可以做到,而且视为当然,但对不到二十岁的况且来说,就有些残忍了,而且没有丰富的阅历,也难以从入定中悟出道理来。 陈慕沙让况且拜入孟梵君门下,也有让他接收全面系统教育的想法,儒家正统的思想教育必不可少,这一关况且必须过,而陈慕沙又不愿意从头去做一遍,把况且交给孟梵君无疑是最佳选择。 孟梵君对《易经》的阐述还是正统的儒家易。 易经在西汉时,主要的流派是梁氏易和京房易,梁氏易的创始人因为身为帝师,所以他所创建的流派一直占据正统地位,但后世还是更为推崇京房易,尤其是京房易的纳甲体系,是后来的易经研究者必须跨过的门槛。 况且对京房易的纳甲系统最熟,因为它的原理跟中医理论非常吻合。他甚至觉得京房易本身就是从《黄帝内经》这些上古流传下来的中医典籍中衍生而出,至于《黄帝内经》这些医学典籍究竟是何时、何人创建,已经无法考证,就像无人能考据出《易经》的来历一样。 西汉以后流传的都是周易,也就是周文王做注释的易经,但在周朝以前,流行的是另一版本的易经,称之为商易。这一点有确凿的证据,因为后来挖掘出了另一个早期版本的易经。至于夏朝时有没有易经,没有证据显示,但也不能就确定易经就是商朝时的产物,或许有可能是人类始祖黄帝时期的创造。 在原始公社制度的先民生活里,怎会有如此伟大的著作产生?这个千古之谜至今一直无人能解。在考古研究方面,连夏朝的存在都没有确凿证据,更何况三皇五帝。但中国的官史最为严谨,既然代代相传下来的历史,就一定不会是凭空杜撰,不然五千年的文明史也就真成了虚无的历史了。 况且每三天来孟梵君这里上一堂课,一次就是半天时间,其余的时间里,孟梵君也不想让他闲着,而是给他布置大量的题目让他练习八股文。 看着这些题目,况且的眼前似有金花闪耀,口中呐呐还说不出来。孟老夫子这是下狠心了,非让他在科举上成名不可。 看着的确有些多,可是回家静下心开始写时,况且发现也不难,结果半天时间就把老夫子布置的十多篇文章全写好了。 “哼哼,咱是谁啊,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倚马万言,文不加点,挥笔立就。”况且写完这些文章后,把笔放到笔架上,冷哼一声,仿佛在蔑视桌上的这些敌手。 “又臭美了,小心孟老夫子给你加量。”石榴看着他挥笔作文的样子,也很满意。 她白天一点也不怕况且,周围都是丫环仆人,量他也不敢有不轨的行为。看到况且如此勤奋,她心当然高兴,觉得况且总算走上正轨了,读书人不参加科举那还读书做什么? 不只她这样想,估计整个大明王朝的读书人差不多都是这样想的,就像后世的学生,如果读了十多年的书又不参加高考,那等于放弃了自己的未来。 但在大明朝,求学跟科举真还是两回事,科举成名并不提供求学机会,这跟后世的高考是两回事。明朝时的读书人求学基本还是老师学生私相传授,学校当然也有,就是县学、府学、国子监这一体系,可是能招收的人数极为有限,大部分读书人只能自学,或者拜入哪个老师门下接受教育。 县学、府学门槛已经不算低,国子监的门槛就太高了,许多人只能花钱买个监生,还有其他恩监、荫监种种名目,恩监也是监生的一种,国家有庆典时,录取一些学生给予监生的名分,但并不到国子监就学。荫监自然就是父祖做官的福利待遇,可以荫封子弟成为监生,监生还有几种,花钱捐粮也能取得监生的名分,但只有国子监的学生才是正式的监生,也叫太学生。 只有进入国子监,方能得到博士、助教、教谕这些教官的正统教育,但由于科举地位高涨,国子监的正统教育反而显得不合时宜,所以也有不少人尽管仰慕监生的声名,却还是把科举考试放在第一位。这就好比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极少有人能够做到在理想中开出绚烂的现实之花,天下能有几个苏东坡呢。 况且笑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