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7 (第1/2页)
头,总会从村东头和李家嫂子骂仗,一直骂到村西头和张家嫂子挠起来。反正年年她都会不得不撒泼发疯个几次。气的她,后来见到要帮忙的汉子,她都瞪人家。心想,可不用你伸手,谁用你欠手帮的,你这是在给俺找事。这妥了,连村里男人也跟那些妇人们一起说,那娘们泼妇一个,不讲理。却没人想想,她讲不起理啊。最难那阵,也是三儿他爹刚没那两年,她都恨不得自个能立时老上十岁二十岁的,这样就没人敢这么讲究她了,议论她一定会再嫁。变成老婆子了,也就没人嚼舌根了。这是一。二一个她名声不好的原因嘛,也是她最恨大嫂的一点,就是葛二妞那人不是个东西,扯了她的遮羞布。那条遮羞布,是她这辈子都不想扯下的,也是心里不安、最愧疚的一件事,结果她大嫂知晓后,给她传了出去。像王婆子等那些上了岁数的人,都晓得这件事,也是以前最不喜和她走动的主要原因。眼下不提了,不代表她们忘了。那就是,她借过姨家姐钱,没有按当初说定的时候还上。一想到这事,时隔这么久,马老太躺在炕上,仍用手抹了抹眼睛。穷啊。第二百四十八章一更那一年,那个年月,马老太永远也忘不了。那时候,宋茯苓的大堂哥大郎,当时还不足一岁,很小。宋茯苓的二伯宋福喜,也到了成家的年纪。老太太之前两年,就给二儿子张罗媳妇,却在村里张罗不着。一方面是她自身的名声,经过一年又一年,打年轻时就厉害,不好听,好人家姑娘不乐意嫁过来,怕被她磋磨。一方面估计人家也是考虑,宋福喜是老二,不像宋福财是老大,将来当大哥的能分得祖产多,下面还有个三弟,又是个念书的。念书,那是一般人家能供得起的吗?爷们又早死,都晓得她家的家底早就空了。而且宋福生当时也没学完呢,没到考学的年纪,谁也瞧不出他往后能不能出息,倒觉得倾全家之力供养读书人是种拖累,更不用说钱家那样的亲家了,当时那时候都没影呢,不认识钱家。就在那样的情况下,弄得好些人家即便满意宋福喜这个人,也不满意嫁进这样的家里。就这么的,同村不行,附近的也没合适的,马老太就打听到了朱家。二儿媳朱氏眼皮子浅,在马老太看来这都是有原因的。因为朱家本身就不咋地,不把闺女当回事。议亲的时候,也跟卖女儿没太大差别。就是不管死活,反正给过礼十两银恨不得让直接领走,好能省口粮。宋福喜可能也是被搅合的没啥心气了,都没咋仔细想就点头同意。马老太也是实在着急了,二儿子年纪过了,再不成家就又得让人笑话讲究了,怕别人骂她二儿子是老光棍,就定了朱氏。礼过了,钱给了,家里卖了一亩地凑的过礼钱,就这么赶巧,这时,大孙子大郎忽然病了。病的来势汹汹,眼瞅着再不治,就得扔后山坡埋了,何氏就哭着回娘家借银钱了。说句心里话,至今,马老太有时能对大儿媳何氏稍微厚待些,也是因为当年何家,大郎的姥姥家真的伸手帮了忙。但家家都穷,也是能力有限,只借了半吊钱。可人啊,尤其是穷人,一旦得病,真是病不起。去了趟镇里,半吊钱都没见抓几副药,病没治咋滴,就花没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