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1 (第2/2页)
余音拉到无限长,有些音乐家喜欢直抒胸臆的恢弘气势,方之木的诠释是第一种。他左手横跨十度,从pp开始渐强,弹完第八个和弦和紧接的两小节琶音,扮演乐队角色的林衍没有进来。他微微皱眉看着方之木,穆康更是直接说出了口:“不行。”方之木双手离开琴键,没说话,手心开始出汗。穆康:“八个小节,八个和弦,从pp到ff,你这渐强也太随意了吧?”林衍详细地说:“第五、六、七小节,你刚刚的强弱几乎没有差别。”方之木艰难地说:“我已经尝试做出梯度了。”穆康:“听出来了,但是效果不佳。”林衍:“因为你第一个音不够弱,最后一个音也不够强。”“……这是我能控制到的极限了。”方之木讷讷地说。“音量的极限而已。”穆康不耐烦地说。“但是情绪没有极限。”林衍一针见血地说。情绪没有极限。情绪即是音乐。这么简单的道理,每一个音乐家都该铭记于心,可方之木居然忘记了。他心生惭愧,涩然道:“对,钢琴声音有振幅极限,但人的情感并没有极限。”穆康:“你需要用情绪来表现强弱,而不是分贝大小。”方之木毕竟是钢琴家,一点就通了,慢慢地说:“也就是说,我得把第一个音想得更遥远,最后一个音想得更剧烈。”“没错。”林衍示范了乐队进来的几个小节,“第九小节是一种终于到达顶端的宣泄,宣泄成琶音,再过渡到乐队。”方之木正色道:“好的指挥。”方之木的琴声线条绵延,音色清亮,拉二里的大乐句和呼吸被他延展得很到位,技术片段里所有跑动也交代得清楚干净,表现力绝对担得起“知名钢琴家”的头衔。然而当钢琴家将旋律交给承担乐队责任的林衍时,第一个乐句就开始出现显而易见的差距。穆康抬手让方之木暂停,摇摇头说:“方同学,你少了那种……贴背感。”方之木:“什么意思?”林衍也没听明白:“贴背感是什么?”穆康耐心地对林衍解释道:“汽车开动的时候,惯性会让人贴住椅背。”林衍想了想,困惑道:“我明白汽车开动时的贴背感,和音乐有什么关系?”穆康笑着对林衍说:“你天生就会,当然感觉不出来,我来演示。”他和林衍交换了位置:“听好了。”穆康弹的是第一乐章钢琴最具歌唱性的片段,从第一乐章4号第9小节到5号结束。他弹了两遍,对方之木说:“第一遍是你的弹法,第二遍是阿衍的弹法,听出区别了吗?”“听出来了,林指的弹法确实有一种贴背感。”方之木点点头,“但是我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林指能说明一下吗?”林衍犹豫道:“你这么问我也说不清楚……”“阿衍有与生俱来的触感。”穆康解释说,“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乐句里每一个需要强调的音,都要拖到拍点的最后。”方之木“嗯”了一声,一边思考一边试着弹了几个音。穆康单手给他做示范。“这个音,你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