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4 (第2/2页)
r>四目交接,他二人静立不语,座上的竹聿目不斜视、神情萧穆,暗自惊艳观自在的美貌。“今日,我来与你说法。”良久,慈眉善目的观世音开口。竹聿扬眉,口吻孟浪:“你叫关音?”能够照见五蕴的观世音早已超越娑婆苦海,从忧悲苦恼中得到解脱,无欲无求。所以,对于魔尊竹聿对他的挑衅,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完全无感。他道:“那是本座得道前的凡名罢了。”“阿音——”竹聿突然开口,连他自己都感到惊诧,竟会叫的如此顺口。偷眼瞧去,观自在神色祥和并未有任何惊讶之色。竹聿挑眉,心火翻腾,脑中尽是十方世界里各式各样的关音,温柔的、傻傻的、孟浪的、严苛的,但无一例外,那些个关音观自在都未得道,被他恣意地压在身下亵玩…………亵玩…………蹂/躏…………让他哭泣…………魔气缭绕,竹聿眼角染红,尽是邪肆之光,观世音淡淡地望着,竟诵经为他驱赶魔种。“三业它包括身体、语言、思想。无论善恶好坏,都会产生一种力量,能驱使我们去造作新的行为,而新的行为又会产生新的力量。如此行为生力量,力量又推动行为,辗转相生,就形成了业力轮回。所谓自作自受,就是有情生死流转的动力,由此形成了惑、业、苦,不断循环,相互地纠缠…………”“施主,我佛的真理告诉我们:要离“苦”,才能得安乐;要知“无常”,才能有希望;要懂“无我”,才能融入大众;要明“空性”,才能真空妙有;要消“恶业”,才能美善人生;要识“因果”,才能心甘情愿;要透“缘起”,才能真相大白;要行“中道”,才能安身立命;要证“般若”,才能自由自在;要圆满“涅槃”,才能究竟人生。希望法界众生都能徜徉在真理的领域,以我佛真理作为修行的指归与方法,不断净化身心,时时轨范行为,进而达到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哦?”竹聿讪笑,眉眼之间尽是玩味与嘲弄,“那敢问菩萨,何为食色性也?何为七情六欲??”见观世音不动声色,竹聿接着又道,“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一个生活的问题,一个性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这便是竹聿的主张。观世音却告诉他,应该读作“食色、性也”,食,这里是动名字,有喜爱的意思;色,这里为态度、美好的意思,即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恰恰与竹聿的理解的意思相反!竹聿态度阴晴不定,与观世音论道讨不到任何便宜。眉峰一挑,戏笑道:“长夜漫漫不如菩萨随本尊到那鸳鸯床上秉烛夜谈可好?”“施主,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岸?哈…………”竹聿笑了。高处不胜寒,但是让他自己下来?笑话!“回去告诉天君那老儿,以后凡是菩萨驾临我这儿魔冢甚是欢迎,除你之外最好想都别想,来一个我杀一个,来俩我屠一双!挫骨扬灰灰飞烟灭!!!”“你身上的杀戮太重。”“不如菩萨用你那玉露琼浆灌入幽洞将本尊洗涤一番?”“一派胡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