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8 (第1/2页)
**队迟早都要反攻东北的,如果没有这种大杀器,日本关东军经营多年修筑起来的那么多坚固要塞还真是不好对付,大口径重炮和重型高爆航弹或许有效,但成本可比云爆弹高了不知多少倍……s第二百一十六章核裂变的发现获得飞跃性发展的不仅仅是军工部门,苏区的民用工业、农业和交通也都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不但基干工业体系日渐完整、产能也飞速增加,对河南这个水旱灾害高发省份来说至关重要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更是一日千里,照目前的进度来看,产粮区从39年开始就可以实现100%的耕地可灌溉,彻底告别收成好坏全看老天眼色的历史,再加上边区化肥产能的飞速增加,中原边区的干部群众对于继续保持解放区最大粮仓的地位有着十足的信心。不过胡卫东却是心里有数,地广人稀,建设兵团又通过普及老祖宗传下来的“土滴灌”(胡卫东访苏结束后归国途经迪化的时候,向王震提出了这个建议。),大大缓解了水资源缺乏的弱项,令可耕荒地面积扩大了一倍还多。再加上潜力更大的东北地区迟早也要收复,河南与之相比,本省的人口太多,头号“粮仓”的地位迟早是保不住的……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就更是日新月异,虽然由于钢材缺口较大,胡卫东被迫暂时放弃了大部分铁路的修建计划,但还是想法设法挤出人力和物资将洛阳——新安、洛阳——南阳这两条短程铁路先建了起来。而公路建设就更是迅速,在边区政“想致富、先修路。”的宣传下,1938年中原边区就已经实现了村村通路和县级公路黑色化。这对边区工农业的发展自然是大有裨益……在此期间,中原边区的科技人员也没有辜负胡卫东的希望,取得了一批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果,其中地质、医药与机电这三大领域成果最为丰硕。地质的成果光看苏援项目就能明白,要不是已经找到了那些大矿,也不会有相应的苏援项目了。而医药方面,首先是实现了所有维生素、激素类药物、常用医疗器械的100%国产和医用酒精、生理盐水等医用材料的大批量生产。然后是青霉素菌株的继续优选与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但意义更大的,则是1938年中黄鸣龙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地在实验室合成出了第一种喹诺酮类药物“氟哌酸”。并开始按照规程进行动物实验。这类化学合成抗生素的提前问世,严重干扰了西方医药学界的判断,令他们误以为生物类抗菌药物固然很有价值。但化学药物始终都是王道,以致于多走了不下十年的弯路,而中国的抗菌药研究则借此机会稳固了世界第一的宝座……话说当初青霉素出来的时候胡卫东为了赚钱救急,让其不经过动物实验直接用到临床上,确实节省了大把的时间,可是如果这样乱来形成了传统,对于日后新中国的药学发展将留下很大的隐患。因此胡卫东明知那些药物的大致特点禁忌,却还是让黄鸣龙按照正规严谨的新药试验流程走一遍,以尽量消除当初青霉素直接上临床和行政权力直接干预科学研究而留下的“遗毒”……不过要说成果最大的,其实还是机电方面的研究。包括发电机、电动机、输变电线路、无线电乃至电子技术,其中晶体管的研制成功使得电子计算机的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